從黑龍江省農委獲悉,黑龍江省農業(yè)生產第一戰(zhàn)役全面勝利——大田播種比常年提前一周告捷,目前部分地塊作物已經出苗;春耕生產呈現出的六個特點為全年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一是關鍵農時啟動早。全省水田、旱田生產啟動時間均為歷年最早;3月23日完成水稻扣棚,4月23日完成水稻育苗,實現了不扣4月棚、不育5月苗目標;大田播種5月15日結束,比常年提前近一周時間,各種農作物全部播在豐產期。
二是高產作物面積增。據農情統(tǒng)計,今年全省糧食作物面積達到2億畝以上,其中五大作物品種面積呈“三增一穩(wěn)一調”:玉米、水稻兩大高產作物分別達到9500萬畝和5300萬畝以上,分別比上年增加600萬畝和130萬畝以上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;馬鈴薯達到470萬畝,比上年增加48萬畝;小麥達到580萬畝,與上年基本持平;大豆調整到近4000萬畝,比上年減少1000多萬畝。
三是春耕質量標準高。全省共投入春耕資金585億元,比上年增加45億元,投入標準是近年來最高的一年;水稻智能化催芽和大棚化育秧比例分別達到56%和76%,水稻秧苗質量是近年來最好的一年;五大糧食作物模式化栽培技術實施面積達到1.7億畝,比上年增加1200萬畝。
四是抗旱保種措施實。去秋以來,全省新打灌溉水源井4.7萬眼,新建泵站77座,新建小型蓄水工程1419處,購置抗旱設備1.5萬臺套,購置坐濾水種水桶5.9萬個。新建的320萬畝大型節(jié)水灌溉設施在春播生產中全部投入使用。全省高標準玉米坐濾水種面積達5000萬畝以上,玉米膜下滴灌面積達500萬畝,育苗水移栽面積發(fā)展到20萬畝,分別比上年增加1500萬畝、125萬畝和10萬畝。
五是合作共建效果好。全省15家農業(yè)科研院所、涉農大專院校、農業(yè)技術推廣部門與67個縣(市、區(qū))開展科技合作共建活動,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;共有65個縣(市、區(qū))與墾區(qū)105個農場開展了合作共建,有效帶動農村農業(yè)生產水平的快速提高。
六是組織領導力度大。省委省政府超前部署,先后召開省委常委會、省委農業(yè)形勢分析會、省政府常務會議等6次專題會議,研究部署春耕生產工作。農業(yè)、財政、水利、氣象等各相關部門充分發(fā)揮職能作用密切配合、協(xié)調動作,形成強大工作推進合力。各級黨委、政府都把春耕生產作為農業(yè)農村工作中心任務,黨政一把手集中時間、集中精力抓春耕,有力地保證了春耕生產健康有序開展。